這段期間,對於中華民國政府而言,是一段不平靜的日子

因為一波學運的運動,讓社會都沸騰起來了

喜的是,人民的心有交集的時刻

憂的是,政府與人民之間的距離浮現脫線了

這段期間,紛紛擾擾,溝通之路遙遙無期

看得政府跳腳,也看得人民氣憤啊!

但這些都是情緒上的反應

我們應該要先清理這些情緒問題

站在溝通的角度而言

一開頭就批對方的不是,通常結局不會太好

當然,不諱言,學生佔領國會是不對的行為

可是,政府一開始就不曾釋出善意

我想這就是問題擴大的關鍵

其實真的就如同之前電視報導脫線藝人po的「不捨學生,警察辛苦」的情況了!

今天早上也看到總統太太的意見:人民有疑,政府多說幾次。

我想這就是溝通的開始

我猜想政府也怕一旦接見了,人民以後就會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不滿

怕有了先例,以後就後患無窮

我想人民不會每次都用這一招,但如果被逼到用這招,換這個角度想,這個政府也是挺厲害的!

可是,如果運動的方向一開始就錯了,時間拉長了,局勢只會消退

然而,若發現局勢沒有退,反而愈來愈大時,

是否也需要去思考一下下一步的彈性作法呢?

再想一個問題:如果這個協議真的那麼正確、需要,為何抗議的聲音這麼大,原因在哪?可以思考一下!

所以,先清理情緒言語,再多說幾次,溝通看看,別一開始就預設立場了!

即使真的沒簽,落後了十年,我想畢竟這是人民爭取來的,大家應該也無悔吧!

其實,日本可以參考一下

經歷過二次大戰,為何能夠快速崛起?當時也沒簽這麼多協議吧!

靠的是日本人團結的用心、產品品質的保證,就算生活辛苦也甘願,不是嗎?

不然,也可以如同韓國人的愛國心一般,鐵了心只用「國貨」,也是可以考慮啊!

當然,留言都很簡單,實際要做時,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!

可是,不踏出第一步,怎麼會知道結果如何呢?

清理、溝通

也告訴我自己,透過這樣的體驗,在自身的人生際遇之中能夠引以為戒。

自勉之,共勉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orng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